近期,江苏超级联赛(苏超)的火热程度席卷网络,却也伴随着一些争议事件的发生。 上海申花U21球员温竹新私自代表盐城队参加了两场苏超联赛的比赛,引发轩然大波2023股票配资,申花官网评论区瞬间涌入超过2600条留言,成为舆论焦点。 与此同时,此前备受争议的吴曦“躲球”事件,也在苏超的热度下再次被提及,并最终在南京对阵苏州的比赛中,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“平反”。
让我们先从温竹新的事件说起。这位身披盐城队13号球衣的年轻球员,未经上海申花俱乐部同意,便先后在苏超联赛第二轮(盐城3-0战胜泰州)和第三轮(盐城1-0战胜淮安)的比赛中首发出场。 申花俱乐部随后发布了对温竹新的内部处罚决定,这一举动却在球迷群体中激起千层浪。 申花官网评论区充斥着三种截然不同的声音:一部分球迷支持俱乐部的处罚决定,认为职业球员必须遵守职业操守;另一部分球迷则认为这与苏超联赛本身无关,因为江苏城市联赛允许三名职业球员参赛,暗示温竹新的行为并非有意违规;还有一些球迷则为温竹新鸣不平,认为他年少轻狂,或许只是沟通上的疏忽,不应受到过重的惩罚,并质疑申花俱乐部是否对温竹新的参赛行为有默许或沟通。 这不禁让人疑问:如果没有某种程度的默许或沟通,一个U21球员怎会长时间缺席球队的训练和比赛,跑去参加另一支球队的比赛呢? 淮安和泰州的部分球迷甚至认为,如果温竹新没有出场,他们的球队或许能够避免0-1或0-3的失利。
展开剩余57%而另一边,吴曦的“躲球”事件(2022年世预赛),在董路等网络名人的推动下,以及苏超联赛的热度加持下,终于摆脱了持续的网络嘲讽。7月5日南京对阵苏州的比赛中,6万名苏超球迷在第22分钟整齐划一地高呼“吴曦!吴曦!”,这不仅是对吴曦当年为江苏苏宁夺得联赛冠军的致敬(他当时身穿22号球衣),也为这起持续已久的争议事件画上了一个看似圆满的句号。 这场声势浩大的“声援”,无疑让这位曾经的当事人感受到了来自球迷的温暖和理解,也让“中国足球之耻”这样的网络攻击声最终沉寂。 这与当年国足的“海参事件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也给此事画上了一个句号。
总而言之,苏超联赛的火热背后,也折射出中国足球职业化道路上仍存在的一些问题:球员管理的规范性,俱乐部与球员之间的沟通机制,以及网络舆论对年轻球员的冲击力。 希望温竹新的事件能够成为一个警示,让各方都能从中吸取教训,促进中国足球的健康发展。 至于苏超联赛本身,它无疑正在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。
"
发布于:四川省